反思国内运营商,美国东部小镇的移动通信初体验
文/宁宇
太太出国访学,我作为家属陪同前往,到了当地之后,自然要买张当地的电话卡换上,于是有了亲身体验美国运营商服务的经历。
我们在美国东部的北卡罗来纳州,距离首府罗利一百英里的小镇格林维尔。这里人口不过数万,其中一多半与坐落在这里的东卡罗来纳大学有关,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学城。美国四家基础移动通信运营商中,Sprint并未在这里开展业务,因此网络的竞争主要在Verizon、AT&T和T-Mobile三家之间开展。然而如果加上虚拟运营商,再看这一区域的移动通信市场,就妙趣横生了。
下面介绍一周来的初步体验成果:
【网络覆盖】我自己用漫游手机体验的同时,还访谈了在这里的居民住户。比较一致的结论是:Verizon的网络覆盖最好;AT&T也还不错;T-Mobile的覆盖最差。不过好快只是相对的,无论哪家运营商,到了室内都是烂到渣。要想长时间打电话,还是移步到室外比较稳妥。
每家基础运营商都提供了自己的覆盖图,从图上来看都包括了旅游景点、大城市和交通沿线,据其介绍,这些高收益的地区的覆盖完全可以保障;但实际覆盖程度如何,不得而知。
运营商在室内覆盖不佳,但WiFi在一定程度上补上了这个短板。校园的各个building和hall里面都有WiFi,只要是在校学生或老师,都可以无偿使用,而且网速超快。在校外的餐饮场所以及部分公共区域,用户也可以使用免费的WiFi,只不过认证流程比较繁琐,网速也不快,着急的话还是用运营商的网络更靠谱。
【价格比较】三家基础运营商里,T-Mobile的价格最优惠,而且手段最创新,往往引领竞争;AT&T与T-Mobile的网络制式相同,受冲击程度最大,对T-Mobile的一些有效创新或者杀伤力大的业务跟进模仿;而Verizon相对淡定。虽然使用同一家基础运营商的网络,虚拟运营商比基础运营商的价格更低、策略更灵活、营销手段更丰富,客户能直接感知到虚拟运营商的竞争力。比如同样的套餐内容,虚拟运营商可以比基础运营商的价格低三分之一;比如同样在超市和卖场,虚拟运营商的曝光率和被推介的程度也都高于基础运营商;而我最终也选择了一家虚拟运营商的服务,因为他设计的产品更符合我们的需求。
【服务比较】通信网络一样,价格更低,为何还有客户愿意成为基础运营商的客户?答案就是:品牌+服务的溢价。虚拟运营商长于营销,在服务方面尽量降低成本,引导客户多使用自助服务,不象基础运营商那样还开实体店提供服务。我自己的体验,从网上购买虚拟运营商的SIM卡,下单与到货中间隔了十天之久,据说这是比较正常的服务水平。而且虚拟运营商做营销时,经常设置“消费陷阱”,让客户贪小便宜吃大亏,因此口碑比较差。因此,如果客户想省心,少找麻烦,还是愿意老老实实地购买基础运营商的产品和服务。
【流量业务的应用】东卡校园里人来人往,面对面时交流聊天,一个人时插着耳机听音乐,很少见到闷头刷手机的低头族。而与学生交流和访谈中发现,绝大多数人对于搜索、导航、社交等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都很自如;在银行办理业务时,也被主动推荐移动APP,这些现象表明: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,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已经普及。
【套餐特点】美国主要的套餐仍是双向收费,移动电话做主被叫以及收发短信均要收费,一般情况下,套餐中包括的通话分钟数和短信可以互换,一分钟通话等于一条短信。终端补贴仍是运营商进行客户营销和捆绑的重要手段;而在流量资费方面,有很多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的创新,包括高门槛的流量收费+语音短信免费的套餐(最低是每月45$,含500M流量),多终端多用户付费共享群组的流量账户,以及无线+有线+TV+WiFi的组合营销等,都比较符合美国的当地消费特点,受到广泛关注。
虽然只有一周时间,但已经深切感受到:美国运营商所面对的市场和商业环境与国内有很大不同。业务使用场景不同、消费模式不同、外部环境不同,对美国运营商的举措国内可以学习借鉴,但不可照搬,更不宜盲目简单地进行横向对比。否则,砸了自己的饭碗不说,还毁了行业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